《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欧文·亚隆提出的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 by Irvin D. Yalom

Organized around what Yalom identifies as the four “ultimate concerns of life” — death, freedom, isolation, and meaninglessness—the book takes up the meaning of each existential concern and the type of conflict that springs from our confrontation with each. He shows how these concerns are manifest in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and how treatment can be helped by our knowledge of them.

《导论》

p6:一种动力性心理治疗
个体的心理动力学包括了在其内部运转的多种无意识和意识的力量、动机以及恐惧。
如果我们提问,哪些力量(还有恐惧和动机)处于冲突之中?内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斗争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在这个关键点上,存在主义治理与其他动力性治疗分道扬镳,关于在个体内部互相作用的驱力、动机和恐惧,存在主义治理有完全不同的观点。


p7:弗洛伊德派心理动力学
个体面临的冲突有多个层面:两种对立的本能(自我本能和力比多,或者后期理论中的叫法,爱欲和死欲1);本能与环境要求的冲突,本能与内化了的环境要求相冲突——也就是与超我冲突。
为本能所驱动的个体就这样处于与这个世界的战争之中,因为这个世界阻碍着与生俱来的攻击欲望和性欲望的满足。


p8: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从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经验世界的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给自己以独处、沉默、时间以及自由。如果我们能够清除或者“囊括”日常生活,如果我们对于自己在世界上的处境,对于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界限、我们的潜力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我们深入到所有层面的最底层,我们必然会面对存在的既定事实,面对“深度结构”,我之后将称之为“终极关怀”。
这些反思过程常常为某些紧急体验所催化。这些常被称作“边缘”或者“临界”状态,包括如下体验:面对自己的死亡、面临某些重大不可逆转的决定或者某些深具意义的图式在眼前崩塌。
生命的四个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个体与这些生命真相的正面交锋,构成了存在主义动力性冲突的内容。

  • 死亡。斯宾诺莎的话来说:“每一事物都在尽力维持自身是的存在”,而存在的一个核心冲突是,面对死亡必然性的意识与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之间的张力。
  • 自由。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自由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积极概念。在存在的意义上,自由意味着外部结构的空白,自由在这种含义上,带有一种可怕的暗示:它意味着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并不坚实——什么都没有,是空的,无底深渊。存在主义一个关键的动力性冲突就是,我们无根基的处境与我们对根基与结构的渴望之间的冲突。
  • 存在性孤独。无论我们之间变得有多么亲密无间,仍然存在一个最终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人进入这种存在,同时也注定要独自离开。一方面是我们对自身绝对孤独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对接触、保护的渴望,以及成为一个更大整体一部分的愿望,存在性冲突就是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张力。
  • 无意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意义是否坚强到令其能容忍生活?人类这种寻找意义的生物,却被投入到本身毫无意义的宇宙之中。于是,存在的动力性冲突便从进退维谷的境地中滋生出来。

p11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是以发展为基础,跟“根本”和“原始”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来理解,都是“最初”的同义词。举例来说,焦虑的根本来源被认为是最早的性心理灾难:分离和阉割。
存在主义动力学并未执着于发展模型。人们没有理由认为“根本的”和“最初的”是同样的概念。要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做深层的探索,并不意外着探索过去,而是意味着拂调日常的担忧,深刻的思索个人的存在处境,这意味着跳出时间之外来思索,思索我们的双脚和立足之间的关系,思索我们的意识与周围空间之间的关系,这并非意味着思考我们以何种方式成为现在的样子,而是思考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


p24
存在主义在了解人类时,尽力避免采用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法,存在主义立场挑战了传统的笛卡尔式世界观,后者是由客体和感知这些客体的主体所构成。
存在主义越过主体-客体的分割,不把人看作是可以在适当环境下感知外在现实的主体,而将人视为参与构建现实的观察者。
海德格总是谈到人类是“此在”(dasein),da意味“那里”,指的是人在那里、是一个被组成的客体(经验自我)这一事实,但此人同时也组成了世界(先验自我),“此在”的人既赋予事物意义,同时又感知这意义。


第一部《死亡》

@todo


第二部《自由》

@todo


第三部《孤独》

p377
…存在孤独被一层又一层世界的加工品所隐藏,每一层都包含了个人和集体的意义。我们只体验到了一个寻常的世界,一个由日常生活和“他们”构成的世界,我们周围是一个由熟悉的事物和制度所构成的稳定世界,一个所有物体和个体都彼此多重连接的世界。我们被平静地诱导入一种熟悉的、亲切的归属感。那极度空旷和孤独的原始世界被无声地深深掩埋了,只有在噩梦或者幻想中才会偶然发出短暂的声音。

海德格用“不自在”来指代人失去了在世界中的熟悉感的状态,当人完全专注于表象世界,对自己的存在处境失去接触时,海德格称这个人处于“日常”或者“陷入”的模式里。
海德格在《存在与时间》的另一段说过,当人从“对世界的沉溺”中被带回,事物的意义被剥除时,就会因面对世界的孤寂、无情和虚无而焦虑。因此,当我们面对虚无,就会感到终极的恐惧。在面对虚无时,没有什么事或人可以帮助我们,就在这个时刻我们最完整地体验到了存在的孤独。

熟悉感的丧失不只牵涉具体的事物,其他可以提供结构和稳定性的事物,包括角色、价值观、原则、规则、伦理都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被剥离其意义。

p382
人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终极孤独的恐惧呢?人可以接纳一部分孤独,勇敢地(用海德格的话是“毅然地”)承受它,至于剩余的孤独,人会试图放弃单一性,进入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以,用以对抗孤独的恐惧的主要力量就是关系。


p401 存在孤独与人际心理
如果我们无法发展能够让我们面对存在孤独的内心力量、自我价值感、认同感,无法接受事物本来的面貌、接纳焦虑的话,我们就会用间接的方式来寻求安全感。

  • 活在他人眼中。需要别人确认才觉得自己活着的人必然会逃避孤独,完全独自一人会让人太过接近存在孤独带来的焦虑感。

  • 融合。人也可以借着与某物融合,比如某个团体、使命、国家、项目,摆脱孤独的自我感。人类的“普世冲突”是人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但成为个体又需要忍受孤独。处理这种冲突的最常见模式是否认:个体先建造融合的幻想,也就是对自己说“我并不孤独,我是他人的一部分”。这样个体弱化了自我的边界,变成了比自己优越的另一个人或群体的一部分。融合以消除自我觉察这种极端的方式消除孤独感。

  • 性和孤独。性的诱惑…是抵御对自由的意识和焦虑的强大堡垒,因为我们在性的魔力下,根本意识不到我们建构了自己的世界。…我们不觉得是自己选择或创造了性欲,它好像在我们之外,有着自己的力量,好像“比生活更有力量”

第四部《无意义感》

p447
存在主义理念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也就是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另外一副样子。人构成了自身、自己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自身所处的情境。不存在“意义”。在宇宙中没有宏大的设计,没有指导生活的原则,除非个体自己创造这些原则。
因此,最根本的问题变成了:需要意义的个体如何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找到意义?

p452 《西西弗神话》
加缪用“荒谬”这个粗来形容人在世上的基本情境,即寻求超越和意义的人类却生活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的困境。
在更早期的作品《西西弗神话》中,加缪探索了他的虚无主义和伦理要求之间的冲突,并逐步发展出一种全新的、世俗的、人道主义的个人意义观点。他提出我们通过珍爱自己“绝望的深夜”建立新的生命意义,通过直面无意义的“漩涡”达到英勇的虚无主义的姿态。
作为个人只有通过有尊严地面对荒谬,才能够获得意义。“没有什么可以媲美人类的尊严”;
世界本身的无意义要通过反抗来超越,这是一种对自身处境的高傲反抗 。“蔑视可以征服任何命运”

p454 《苍蝇》2
俄瑞斯忒斯脱离了自己过去的意义体系,进入了他自身的无意义危机中——“我原本一直感觉到某种温暖有生命的东西,就像一种友好的存在。这种东西逝去了。多么空虚,无尽的空虚”。
在这个时刻,俄瑞斯忒斯在他的生命中做出了和萨特相同的一跃,不是跃入信念,而是跃入“参与”、跃入行动。他告别了追求舒适和安全的理想,以非凡的勇气,开始对新目标的追逐。
之后,俄瑞斯忒斯为了反抗宙斯,决定杀死埃癸斯托斯。他那时的宣言显示了明确的目的感,他选择了正义、自由和尊严,他知道生命中什么是“正确的”:

“帮助人民从你邪恶的影响中解脱,这是正当的,让人民恢复作为人的尊严,这是正确的事”

为什么要实现这些意义?萨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俄瑞斯忒斯只是简单的说:“我想要归属”;
服务他人、恢复人的尊严、拥抱自由“是正确的事情”;
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路,我必须踏上旅途以便找到正在等候的、完全实现了自我的俄瑞斯忒斯。

p457
..列举一些能够给人提供生活目的感的世俗活动,支持这些活动的理由,也是萨特支持俄瑞斯忒斯的理由。它们看起来是正确的、美好的;它们提供内在的满足,而不需要别的动机来支持:利他、创造、体验(享乐主义)、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p463
自我实现。另一种个人意义的来源是相信人类必须力争实现自我,人们应该献身于实现自己的潜能。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因果目的观——有关内在定局的学说,他认为每一个物体或生命的真正结果或目的都是成就和实现其自身的存在,因此橡树籽长成橡树实现自己,婴儿则完全长成自我实现的成人3

马斯洛认为人有着向成长和人格整合的倾向4:“人类的构造迫使他走向越来越完全的存在,也就是大多数人所说的美好价值,走向平静、仁慈、勇敢、诚实、爱、无私和善良”。他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他认为我们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他也回答了“我们该怎么活”的问题,他认为美好的价值本质上已经存在于个体内心,如果人信任自己的本来智慧,就能够直觉地发现这些价值。

p465
自我超越。前面提到的两种意义(自我实现和享乐),是与自我相关的,而其他几种意义反映出超越自身的利益,为某种外在于或“高于”自己的事务而努力的渴望。
西方思想的一个传统是不要暗语非自我超越性的生命意义。布伯5提出,人必须追问如下问题:“我寻找适合自己的特殊道路是为了什么?我整合自己的生命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不是为了自我”。个体从自己开始是为了忘记自己,让自己沉浸在世界中。一个人了解自己是为了不要将全副心神贯注在自己身上

p490
意义的意义之一就是降低焦虑,意义的存在能够减轻人在面对缺乏规律和结构的人生和世界时所产生的焦虑。我们需要意义,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理由,一旦一种意义感产生,价值观也会随之产生,反过来价值观能够强化人的意义感。
人类对整体的知觉框架的需要以及对作为行为基础的价值体系的需要,形成了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纯粹理由。但是一般说来,意义相关的问题并不纯粹,其他非意义的问题会附加于其上,从而混淆意义的问题。

p507
退后一步观看生活,但如果这一步迈得过大,就潜在着某种有害的东西。
当我们从生活中抽离,成为疏离的旁观者时,所有事情就变得无关紧要。这个位置被哲学家称之为“银河”或者“星云之眼”的视角。从这个位置来看,我们和其他所有的生物变得渺小而愚蠢,我们只是无数生命形态的一种。生命中的种种行为变得荒谬。那丰富、充满体验的片刻在时间的无限延展中变得微不足道。我们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尘埃,生命的全部也不过是弹指一挥。
这种宇宙视角使治疗师面临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一方面,他的逻辑无懈可击。自我观察、跳出自身视角、从远处看自己的能力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特质之一。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更广阔和全面的视角通常能让观察者更客观,但另一方面这个视角又让生命的活力枯竭。
哲学的悲观主义传统,就是这种宇宙观点的衍生物。难怪叔本华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我们去努力、付出和奋斗…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虚幻,世界终结了,破产了,仿佛一场无法支付起自身开销的生意”6

首先,宇宙视角必然会导致叔本华所说的“没有什么真正重要,因而生命不值得一活”的观点,这其中的逻辑实际站不住脚,如果没什么真正重要,那么“没什么真正重要”也并不重要。
纳戈尔7认为,采用宇宙视角,是人类最高等的、最珍贵的、最有趣的特质,它并不会让我们痛苦,除非我们自己造成痛苦。让宇宙视角对我们产生如此沉重的影响,暴露了我们不能够真正意识到这种视角本身并不重要的现实。纳戈尔指出,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宇宙视角,同时必须了解采用这种视角是人类的长处,这样我才能重新回归荒的、充满反讽的生活之中,而不是陷入绝望。
凡事“无关紧要”的宇宙视角所带来的绝望下实际掩藏的是“至关重要”。例如叔本华认为没有任何事情是重要的,可许多事情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譬如说服别人相信没有任何事情是重要的,反对黑格尔的思想体系,积极写作直到生命结束,从事哲学思考而不是自杀。

其他

维基百科上的Existential therapy


  1. 1.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互相冲突的两种欲望所驱动:爱欲(生存本能)与死欲(死亡本能)
  2. 2.《苍蝇》(1943)是萨特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一部存在主义悲剧。
  3. 3.实现性原理 Principle of Actuality,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要思想
  4.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5. 5.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1878.2.8-1965.6.13)
  6. 6.A. Schopenhauer,cited 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Vol IV,ed. Paul Edwards (1923–2004)
  7. 7.T. Nagel,Mortal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