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此在』在德语里翻译成“Dasein”,在黑格尔体系里,“Dasein”意指“定在”或“有限存在”,物质世界或具体历史的有限性对应真理总体的无限性。“Da”表示“在此之中”,“此”表示“这里”。
海德格把『此在』关切自身的存在 称为牵挂(care),牵挂也是『此在』与世界的基本关联,也是『此在』在“这个世界”获得意义的基础。
牵挂由:生存(唯物的“存在”),实际性(存在于在……之中),沉沦(存在于……状态里),以及言谈组成。
沉沦(非指消极状态,也非道德上的堕落)的日常体现:闲谈,好奇,两可。
闲谈:本质是诉说的快感,不为真实性和合理性负责,不必经过自我验证
好奇:这里不是指求知欲,而是放纵自己于世界,寻求不安和激动。不操持于所及的世界,而是涣散在新的可能性中
两可:在“共在”的状况下,处在一种随从、不做决断的状态
这三种日常方式被称为“此在的沉沦”,但它们不是消极的,而是『此在』从“本真”状态脱离,而消失于常人的公共意见中(常人:自身之外的大众)
那么此在的“本真”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本真(Authentic)是此在的一种生活状态:『此在』在面对一个孤独的局面时采取决断的态度,并且敢于承担自己的唯一性和个体性,那么可以说,此在进取了本真(Authentic)的状态。并且此在意识到这个状态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当人与自己的死亡遭遇时,真实的属己的自我才会显露出来。死亡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当人面对死亡时,才会停止对外界的忧虑和担心,从牵挂中脱离开来,从外界中孤立出自己,成为“真正的存在”。